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www.xftobacco.com/m/辨年轮学扦插感受生态文明
“切穗总长度保持10厘米。上端距离最近的一片叶子1厘米,在切穗底端,斜切出一个断面,浸蘸帮助生长的溶液后,斜插进扦插床……”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永格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带着市民家庭体验古树名木的重要保护方法之一——扦插。
近日,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与北京晨报社联合主办的“生态文化之行”——探访首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活动在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举行。市民朋友系统了解了北京现存古树名木的基本状态,还学习了年轮的辨识和树木保护常识,并走进古树名木繁育基地,参观古树的克隆植株,学习柏树扦插繁育技巧……在动手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态文化资源之美。
古树名木一部活的编年史
此次活动作为“生态文化保护我们在行动”系列的第一站,受到市民家庭的火热响应。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据园林专家现场介绍,我国各地古树名木众多,仅北京就有古树名木65个树种,株。它们是首都悠久历史的见证,在展示古都风貌、体现古都特色、弘扬历史文化、寄托乡思乡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堪称一部活着的编年史。
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参与性,在介绍过程中,园林专家特地设置了互动环节。在专家的引导下,现场小朋友很快发现,悬挂在古树上标牌的秘密——红色标牌,代表着树龄超过年,绿色则代表古树树龄小于年,大于年。
活动中,王永格还为市民朋友们讲解了北海团城那棵为乾隆皇帝消除暑热的“遮荫侯”的故事,以及树龄更早,种植于潭柘寺的帝王树和配王树的故事。“许多古树名木都记载着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令人神往的故事传说,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必须进行基因保存。”王永格说。
互动参与生动的生态文明课
尽管古树名木历经沧桑,保存了弥足珍贵的物种资源,但是,整体状态并不容乐观。据介绍,随着古树树龄的逐年增高和生长环境变化,北京甚至全国每年都有5%左右的古树面临衰弱,严重者甚至死亡,直接造成了珍贵历史、文化以及古树名木遗传资源的流失。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园林专家的带领下,市民朋友走进古树名木繁殖保护苗圃。这里有银杏、杜仲、木兰、柏、松等70株古树名木的“后代”。据介绍,这些都是通过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等方式繁殖的,其中一株核桃树已经开始结果。这株核桃树的母株生长在新疆和田县巴格其镇卡拉瓦其村,始种于唐代,距今有着1多年的历史,仍然枝繁叶茂的古核桃树,主干周长6.6米,树高16.7米,冠幅东西长21.5米,南北宽10.7米,堪称老寿星。苗圃里的这颗核桃树,在园艺科学家的呵护下,也展现出母本的特点,树冠饱满,硕果累累。
苗圃中,一个有趣的设计是,每棵古树名木旁,都有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