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令膏方这些知识,你知道吗上观新闻 [复制链接]

1#
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4692.html
    

中国人常说

“冬令进补”

按照中医理论

冬季是封藏的季节

以滋补为主的膏方

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和储藏

如何更好地做到“冬令进补”?

今天,小嘉邀请到嘉定名医蔡以生帮你划重点!

蔡以生,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工作室导师。幼承家学,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孔昭遐教授。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年“‘嘉宝杯’最美嘉定医生”称号。从事中医诊治40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脾胃病、脑病、肺病等内科疾病,特别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眩晕病、失眠症及皮肤病等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发表论文20篇,完成课题3项,专利1项,专著1部。

膏方施治要点

01

顺应四时

四时之气的升降浮沉对疾病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古方医家也提出“随时为病,当随时制方”的治疗思想,结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特点。李杲在《脾胃论·脾胃将理法》中提出:“春时有疾,于所用药内加清凉风药,夏月有疾加火寒之药,秋月有疾加温气之药,冬月有疾加大风热药,是不绝生化之源也。”

同时,不同地理环境中,由于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均不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不同,所以选用药物也应有别。即使相同的病症,治疗用药应考虑不同地域特点有所取舍,轻重得当。在南方,同是阳虚者选用附子、肉桂、红参等大辛大热之品剂量宜小,而在北方则宜大;同理高血压病人肾虚阳损,年轻者用补肾壮阳之鹿茸宜慎,而对于年长者,血压平稳者则宜藏。还应当注重配伍反佐的不同,以防内补外热,助阳生火,肝阳上亢,功能亢进。

02

顾护胃气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四季脾旺不受邪,气血充盛则诸疾难生。”“执中土以运四行”。所选药物不应过于滋腻,避免膏方为补益药物的堆砌,适当加用和胃消导行气之品。如清代名医余昕鸿所言:“见病不可乱补,一日误补,十日不复,服药者可不慎乎?”要遵循“补不足,泻有余”“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补泻结合。适量的砂仁、豆蔻、陈皮、木香、生麦芽、檀香、玫瑰花、厚朴、佛手等芳香醒脾,理气开胃之品可加强胃肠功能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膏腻药物补而不腻,不致败胃伤脾。

对于平素大便溏泄病人要注意新久,功能性还是器质性,是否手术后,处理好补涩与升清降浊的关系。而对于习惯性便秘的脾约病人,应该注意便秘程度,对药物的耐受性、敏感性,尽量避免使用攻下药,辨清气秘的虚实之分。见之于膏方中常见舌苔厚腻者要辨新久,厚腻程度和伴随症状,如厚腻重而伴纳谷不香、腹胀、口有异味者,先用开路药消导化湿,待苔化后再服膏方。当然还要区别于人为因素造成苔腻(吸烟、焦虑、抑郁)施药时兼顾治疗。

膏方开得再好,服后要使患者情绪舒畅,纳运自调而吸收良好,无腹胀、纳呆之不适,胃脘痞满还有虚实之分:虚痞约占十之八九,实痞约占十之一二,用药注意标本兼顾。

03

注重善后

现代人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高血压病、高血脂症、高尿酸、糖尿病、肥胖,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糖类要少用,糖尿病人糖类不用;代谢性疾病,痛风者选用膏类应用素膏,而温阳药,附子、肉桂、细辛、在膏方中应少用或慎用。

总体选药性应偏于凉,而不能过于温热,处方注意阴阳互根:高血压者加用石决明、怀牛膝、桑寄生、杜仲;高血脂者加用生山楂、决明子、荷叶、姜*;高尿酸者加用土茯苓、萆薢、生米仁;糖尿病人应加用葛根、玄参、知母、生地、生石膏、*箭羽等。服用时从小剂量开始,使胃肠道适应,待天气逐渐变凉后增至每日两次,一般空腹服,便于吸收,胃肠道不好的饭后服。熟萝卜不禁,生者勿食,余不必拘泥。

因人制宜,少部分人饮食习惯,糖尿病,肥胖病人,可不用膏剂,改用小丸剂,替代剂型,同样服用方便,针对不同人体,口味喜好,适应不同需求,创新机制,大有可为。

收听节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