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牛野,赵琳*,韩丽颖,刘莹,任天航,谢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杜仲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为便于临床应用,并正确把握其历史演变过程,对其进行本草考证研究。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加以分析,考证了杜仲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并研究整理了杜仲的别名、药用部位、产地变迁、品质评价、历代采收及炮制、功能与主治、性味归经等内容。
关键词:杜仲;本草考证;别名;产地;炮制;功效;性味归经
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20)04-0070-04
DOI:10.11954/ytctyy.202004023
▲摘自《亚太传统医药》年4月第16卷
第4期(中草药杜仲本草考证)
杜仲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应用广泛。《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1]中收载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本研究对杜仲的基原、别名、药用部位、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及炮制、功效及主治、性味归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证,为杜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杜仲基原考证
杜仲最早载于汉代《神农本草经》[2],其中涉及杜仲的别名、产地、性味及功能主治,但没有植物形态描述。直至宋代的《图经本草》[3]才有植物形态描述:“木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其皮类厚朴,折之内有白丝相连”,并绘有成州杜仲图形(图1)。同时期的《经史*类备急本草》直接引用其内容,明代《本草品汇精要》的记载也与《图经本草》基本一致。
在《植物名实图考》[4]中记载了三种名称含有“杜仲”的植物:第一种称杜仲(图2):“本经上品。一名木棉,树皮中有白丝,如膠芽,叶可食,花实苦涩,亦入药。湘阴志,杜仲皮粗如川产,而机理极细腻,有*白斑交”,通过比较发现,其与《图经本草》中所载成州杜仲可以判断为同一植物,通过与今《中国植物志》[5]所载相比较,同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图3)。
▲摘自《亚太传统医药》年4月第16卷
第4期(中草药杜仲本草考证)
第二种称金丝杜仲(图4):“一名石小豆,生云南。矮木厚叶,叶长寸许,本瘦末团,面青背*,结实如棠梨而小。实裂各街红豆,不脱”,与《中国植物志》所载大花卫矛(图5)一致:“叶窄长椭圆形或窄倒卵形,先端圆形或急尖,基部常渐窄成楔形,边缘具细密极浅锯齿,侧脉细密;疏松聚伞花序;花瓣近圆形;蒴果近球状”,因此,判断其为卫矛科卫矛属大花卫矛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
第三种称野杜仲(图6):“撫建山中有之。蔓生盤屈,黑茎有星,劲脆如木。叶如橘叶而不光泽,疎纹无齿。短枝枯槎,颇似针刺;根亦坚实。俚医以治腰痛,取皮浸酒。功似杜仲,故名”,经比较与《中国植物志》所载杜仲藤(图7)“攀援灌木;枝有不明显的皮孔。叶椭圆形或卵圆状椭圆形”一致,判断其为夹竹桃科杜仲藤属杜仲藤Parabarium mi-cranthum(A.DC.)PierreZ。
可见,古人认可的药用杜仲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而金丝杜仲与野杜仲不作为药用杜仲。
2、正名及别名
2.1杜仲
杜仲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即称杜仲,清朝《本草崇原》[7]解释:“杜字从土,仲者中也,此木始出豫州山谷,得中土之精,《本经》所以名杜仲也。”
2.2思仙、思仲
《神农本草经》还载有一别名为“思仙”,意指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巧而衰老减慢,为成仙良药,故名“思仙”;《名医别录》[8]另记载一名为“思仲”;《证类本草》记载“一名思仙,一名思仲,一名木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6]中亦提到:“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思仲思仙皆由此。”这赋予了杜仲一种神话色彩,推崇其补中、益精气、耐老的功效。
2.3木绵
《名医别录》[8]记载一名“木绵”,《证类本草》中亦有“一名木绵”的记载。木绵是江南人对杜仲的称呼,清朝《本草崇原》[7]解释:“杜仲木皮,状如浓朴,折之有白绵相连,故一名木绵。”
2.4檰、檰芽
宋代《图经本草》[9]记载一名“檰”,而“檰”字至今也有所保留,特指杜仲。并将杜仲嫩叶称为“檰芽”。明朝《本草品汇精要》[10]中除了“思仙,思仲,木绵”外,亦将杜仲药材称为“檰芽”。
2.5丝棉皮、扯丝皮
《新编中药志》[11]记载杜仲为“丝棉皮,扯丝皮(湖南)”,在《湖南药物志》[12]中记载其为“扯丝皮”,扯丝皮为湖南地区的民间称呼。《中药大辞典》[13]将杜仲的古代和现代别名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整理:“思仙《本经》,木绵、思仲《别录》,檰《本草图经》,石思仙《本草衍义补遗》,丝连皮、丝楝树皮《中药志》,扯丝皮《湖南植物志》,丝棉皮《中草药手册》。”可见杜仲名称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功效,取土中之精,可补中、益气、耐老,久服成仙而得名;二是形态,以其内含白丝的特性而得名。
▲摘自《亚太传统医药》年4月第16卷
第4期(中草药杜仲本草考证)
3、药用部位
3.1树皮
树皮是杜仲最常用的入药部位,《名医别录》记载:“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历代本草均如此记载,延续至今,《中国药典》2015版确定杜仲“以干燥树皮入药”。
3.2杜仲子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弘景曰∶杜仲子,亦名逐折。《别录》浓朴条下,已言子名逐折;而有名未用中复出逐折,主治相同,惟鼠、杀鼠字误,未知孰是尔?所云浓实,乃浓朴实也,故皮谓之浓皮。陶氏不知,援引杜仲为注,皆误矣。今正之。”即陶弘景在逐折条下将逐折叫做杜仲子,但他在浓朴条下已将浓朴子叫做逐折了,功效均相同,实则逐折为浓朴的果实,所以推测是陶弘景书写错误。
关于杜仲子的记载,据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及最早见于《名医别录》,但在《名医别录》现版本中并未发现关于杜仲子的记载,而逐折的记载“杀鼠,益气,明目。一名百合。浓实,生木间,茎*,七月实黑如大豆”,其中并未谈及与杜仲的关系,而且其他书籍中未见此记载。
现代研究报道,杜仲果实中富含杜仲胶、油脂、蛋白以及桃叶珊瑚苷、绿原酸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及药用价值[14-15],目前正在深入研究中。
3.3杜仲叶
据《图经本草》记载:“初生叶嫩时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谓之檰芽。”《中国药典》也从2005版开始收载杜仲叶,功效记载为补肝肾,强筋骨。有报道杜仲叶大量出口日本用于生产杜仲茶、杜仲饮料等系列产品,用来降血压。
4、产地变迁
《神农本草经》只是简单记载杜仲为“生山谷”,并没有明确指出区域分布。《名医别录》记载:“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汉中”;其中关于“上虞”,陶弘景说:“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会稽上虞县也”;虞、虢之虞,史称西虞,豫州在今河南与山西境内,范围应该是伏牛山和熊耳山一带;而会稽上虞县指今之浙江绍兴;上*,今山西省长治市北,境辖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泌水流域以东地区;汉中,即今天的四川省;可见《名医别录》记载杜仲的产地在今河南、山西、四川一带。
《图经本草》记载杜仲产地为“建平,宜都,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建平(今四川省巫山县)、宜都(今河北省宜都县)、商州(陕西商州市)、成州(河南淮阳)、峡州(宋朝时其境辖相当于今山西平陆、莴城、运城,河南省熊耳山以北地区的卢氏,河南三门峡市),后世均如《图经本草》记载。《中药大辞典》将杜仲产地记为“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河南,陕西,甘肃”;而实际上今天的杜仲主要产区在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多为栽培,这些地区均属于中、北亚热带地区,有适合杜仲生长的环境。
从以上分析可知,汉朝时期杜仲产于河南、山西、四川一带,而到了宋朝时期,杜仲的产地记载增加了河北,逐步扩增,今天杜仲的产地更是遍布全国各地,见表1。
5、品质评价及道地产地
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说到“折之多白丝者佳”(此标准亦为当今杜仲的经验判别常用标准);直到明朝时期,《本草品汇精要》记载:“道地建平宜都者佳。”(今四川省巫山、河北省宜都),首次提到杜仲的道地产地。
清朝时期《本草从新》[17]记载“湖广、湖南者佳(色*,皮薄,肉厚),川杜仲色黑皮厚肉薄不堪用”,这与《本草品汇精要》的记载相矛盾。当今,川杜仲、湖北杜仲均被认为是品质较好的品种。
6、历代采收及炮制整理
6.1采收季节
汉《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记载杜仲“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湖南药物志》记载:“6-7月份(及农历五、六月左右)高温湿润季节,此时杜仲树形成层细胞分裂比较旺盛”,因此适合采收。
6.2产地加工
《中国药典》2015年版记载4-6月可剥取树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6.3炮制
历代对杜仲炮制方法的记载较多,见表2。
7、功效及主治
《神农本草经》记载杜仲功效“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而《名医别录》中保留其原有功效,又增添了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重修证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25]记载杜仲的功效与此一致;《本草蒙筌》的记载增加了“除阴囊湿痒止小水梦
遗”。
《本草纲目》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杜仲的功效和主治,其功效同《神农本草经》,主治为:“治肾劳,腰脊挛冷,腎腰痛。使筋骨相着润肝燥,补肝经风虚,肾虚腰痛,风冷伤肾,肾虚腰痛,频性堕胎,产后诸疾。”清代的《本草汇笺》[26]增加了:“治疗跌打损伤。”
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中药大辞典》记载杜仲有“治疗高血压的功效”。
8 性味归经
杜仲的性味归经,见表3。
性味归经历代稍有变化,基本一致,现代标准去掉“辛”味、“平”性,归经定为“肝肾经”,与其功能主治相符。
9、结语
古代对杜仲的基原记载比较少,从宋朝时期才开始记载,经过历朝历代的逐步完善,记载逐渐详细,与现代的形态描述基本一致,为杜仲科杜仲属杜仲(Eucommiaul-moides Oliver.);别名有思仙、思仲、木棉、檰、丝连皮、扯丝皮等。药用部位为树皮、杜仲子、杜仲叶。杜仲的产地在明代以前,记述为今河南、山西、四川一带,明代以后为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及河南、陕西、甘肃,其中明朝时期以建平、宜都为道地产地,清朝时期记载湖南、湖北的品质较好。采收时间为2、5、6、9月,剉或酥炙、蜜炙、盐酒炒、姜丝炒、断丝用、麸炒等,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性味归经由辛、甘、温、平演变为甘、温,归肝肾经。
▲摘自《亚太传统医药》年4月第16卷
第4期(中草药杜仲本草考证)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65-166.
[2]孙奭.神农本草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114.
[3]苏颂.图经本草辑复本[M].胡乃长,王致谱,辑注.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02.
[4]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850.
[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16.
[6]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8:9-10.
[7]张志聪.本草崇原[M].北京:医院出版社,1992:14.
[8]陶弘景.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7.
[9]苏颂.图经本草[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04.
[10]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404-405.
[11]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95-600.
[12]蔡光先.湖南药物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61.
[1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技学术出版社,1986:1031.
[14]梁淑芳,马柏林,张康健.杜仲油的抗氧化贮藏试验[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7(12):43-47.
[15]王蓝,马柏林,张康健.杜仲籽剥壳机的研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123-125.
[16]镇澄.清凉山志[M].北京:中国书店,1989:64.
[17]郝恩恩.本草从新[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118.
[18]华佗.华氏中藏经[M].孙星衍,校.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6:49.
[19]雷敩.雷公炮灸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7.
[20]苏敬.新修本草辑复本[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
技术出版社,1981:306-307.
[21]张金柱.本草蒙筌[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03.
[22]王肯堂.证治准绳[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3.
[23]汪昂.本草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73.
[24]周德生,喻嵘.修事指南[M].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7-18.
[25]陆拯,李占永.重修*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360.
[26]刘更生,郭栋,张蕾.本草汇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54.
(编辑:陈湧涛)
*文章转自:《亚太传统医药》期刊年4月第16卷第4期(中草药杜仲本草考证)。
声明:素材综合自网络,本文仅传播中医文化和健康知识,非出于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