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齿叶草的功效与作用清热燥湿,凉血止痛 [复制链接]

1#

齿叶草

齿叶草,中药材名。本品为玄参科植物齿叶草的全草。夏、秋开花时采收,阴干。分布我国东北部至西北部。功能主治为:清热燥湿,凉血止痛。治热性传染病,肝胆瘀热,瘀血作痛。

齿叶草图片

齿叶草图片

齿叶草图片

齿叶草图片

齿叶草简介

药材名:齿叶草

拼音:ChǐYèCǎo

别名:疗齿草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齿叶草的全草。夏、秋开花时采收,阴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35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全株密生伏毛。叶对生,无柄,线状披针形,先端尖,边缘有疏锯齿,稀近全缘。花在枝梢腋生呈总状;萼管状或钟状,4裂;花冠紫红色或污粉红色,筒状,盔瓣凹陷,顶部全缘或微缺,下唇近等长,3裂;雄蕊4,2长2短,藏于盔瓣下。蒴果长椭圆形或长卵形,压扁,有毛。种子多数,下垂,有纵槽。

化学成分:全草含桃叶珊瑚甙、齿叶草甙。还含生物碱。

性味:苦,凉,有小毒。

归经:尚不明确。

贮藏:置干燥通风处。

齿叶草的功效

清热燥湿,凉血止痛。治热性传染病,肝胆瘀热,瘀血作痛。

齿叶草的作用

全草所含桃叶珊瑚甙对小鼠有泻下作用,服后6h起效,ED50为0.39g/kg[1],并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齿叶草的用法

内服:0.5~1钱;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煎汤,3-15g。--《中华本草》

齿叶草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肝火头痛,胁痛

齿叶草一钱,煎汤,每日三次服。

②治肝胆瘀热

齿叶草、当药、胡连、栀子各五钱,煎汤服,每日三次。(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点击图标查看

疾病查询免费直播临床视频医学宝库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