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杜仲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和安胎的功效,是传统“补肾”中药的代表,现代临床也用于高血压、骨质疏松等领域。杜仲药用历史悠久,健康价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国际认可度较高,产业综合开发潜力巨大,具有独特的战略价值和潜在国际化前景。近年来,杜仲综合开发利用取得系列重要突破,杜仲产业发展被纳入国家整体统筹战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中药材大品种及其相关的中成药大品种在中药产业发展中具有全局带动性。培育中药材大品种产业,离不开科技阐释效应价值的支撑。当前,杜仲的传统健康价值亟待新时代更有力的科学诠释与证据支持;杜仲对人体多个系统综合效应较明确,临床患者多系统综合获益显著,但其中尚未发现活性突出的成分或部位,其所蕴含的关键的科学问题仍有待破解。
《中国现代中药》编辑部特邀本刊副主编杨洪*研究员和本刊编委杨明教授、张水寒研究员、李耿副研究员、邱峰教授等专家撰写杜仲研究系列文章,梳理探究杜仲产业发展与价值提升的关键问题,从杜仲中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药食同源策略、炮制加工、药理效应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入手,力图推进杜仲研究的系统化、整体化,夯实杜仲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专题策划人
杨洪*,男,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获得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计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的荣誉。主要从事基于整合药理学策略的中药新药设计、中药大品种培育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课题等,牵头编制《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获省部级一等奖(排名第1)等多项奖励;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包括SCI论文60多篇,主编著作5部;主持开发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
李耿,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医院副主任药师,江西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中药大品种联盟执行主编。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调配与监测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艾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药质量全息数字化的研究、中药大品种培育及产业研究。
近年来,探索中药全息数字化研究理念、策略、方法体系,并逐步构建中药性状全息数字化、中药化学全息数字化等技术方法。近3年,编写教材、专著13部,其中主编、副主编6部;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4项已授权。连续4年参与编制《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主持及参与10余项中医药产业科技软课题及规划项目,撰写10余部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策研究奖(第一完成人)。
|专题文章|
■我国杜仲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耿,李振坤,李慧,肖*平,徐瑶青,陈洁,武伟,杨洪*.我国杜仲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3(4):-.
■药食同源中药杜仲应用及产品现状分析
梁雪娟,刘浩,*小龙,何丹,万丹,张水寒.药食同源中药杜仲应用及产品现状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3(4):-.
■杜仲炮制历史沿革及近20年研究进展
贺亚男,刘昱,王芳,张定堃,杨明.杜仲炮制历史沿革及近20年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3(4):-.
■杜仲叶中*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闫建昆,张翔宇,石旭柳,丁丽琴,邱峰.杜仲叶中*酮类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3(4):-.
从大象北迁谈中药砂仁
生态扶贫视域下的中药材生态种植论析
中药材产业扶贫现状经验探讨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我国中药材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声明
版权归属原始权利人,《中国现代中药》原创发布,本平台非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标明来源。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洽谈授权或及时删除!
编辑:周鹭
核稿:焦炜
温馨提示
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