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治疗白癜风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zz/289520.html龙湾潭
“东南形胜”,自柳大才子玉口一张,吐出莲花,东南之地便以“形胜”一言以概之,愈发让这块宝地散发出无比诱人的光芒。
其实,形容“东南形胜”者,柳永绝不是第一人,谁是第一人也无须考究,一生好游的李白自然说过,太多太多的文人墨客如此感叹过,只是风流才子开口便呼“东南形胜”,好不过瘾,然后极尽铺陈东南之盛况,这首慢词,随着柳永和井水一直咏唱至今。
东南因他们的吟颂而增辉,而光辉当然是这块神奇的宝地自己发出的,这里遍布奇胜之景,古往今来,引得无数才俊风流、文人雅士踏足而来,沿途络绎不绝,奔走相告,每每便这样由衷地感叹,有时我都担心他们会不会嫌自己缺乏新意。
在东南,我走过不少地方,奇、特、胜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总会让我想起前贤们说过的话,但只有当我看过龙湾潭时,那声“东南形胜”的感叹才喷薄而出!
龙湾潭,仿佛是这个结论的证明,让我这样地醍醐灌顶。
这是一个此前从未闻过的地方,虽然近在咫尺。但永嘉之名,历史上是被人所广泛知晓的,我亦久闻其名,去过好几次,无奈蜻蜓点水般掠过,对永嘉并没有很深的了解,而模糊的想象让心中的期待一日更胜一日。
在温州的文化溯源里,永嘉—谢灵运—山水诗,这是一个最响亮的骄傲。温州地处偏远,是薄幸的,没有多少有名的文人被贬谪到此,因为凡文豪们所到之处,莫不引领当地的文化,并由此产生深远的影响,积淀成后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温州又是有幸的,因为有谢灵运曾经来过,驻足短短一年,却成就了永嘉诗派,成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成为温州引以为豪的文化之源。
可是,让我有点失望的是,温州的山,让我常常想到穷山,车窗外所及,山上裸露着石头,很少见到茂密的森林,小小的杂草和灌木居多,虽然雁荡山风景绝佳,楠溪江风光旖旎,让我流连,但与我想见的山,南方茂密富有的山,谢灵运发明木屐便于攀爬的山,谢灵运吟唱而开辟清新诗风成为山水诗鼻祖的山相去甚远,想象中,晋时永嘉清丽的山水总是呼唤着我,虽然那时的永嘉即包括了现在的温州全境,但我还是很固执地以为要到现在的永嘉也许能找到那个令谢公着迷的地方。
因为我坚信,能够产生一种文化流派的山水从来不是平庸的山水。可是作为山水诗歌鼻始的地方,这么多年我有意无意地仰望山头,却没有让我信服的答案,是温州僻处一角,底蕴稍显浅薄而让我产生了成见吗?我甚而负气地觉得谢灵运也只是在不如意的时候感叹了些小山水吧,原本是用不着那么大惊小怪的吗?但是他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接下来的诗歌盛世李唐的大诗人们个个步其后尘,纷纷游历山水,不仅产生了一个山水诗歌的派别,更是形成了一种儒士文人的生活态度,个个行吟奔走其中,这在我看来是多么豪奢的人生!这样的游历对我有着强烈的感召力,步其后尘荣幸之极!
这次应人之邀,到永嘉去玩,莫名地有些激动和期待,期待这个久久萦绕在心头的永嘉山水之梦能够实现。
从永嘉县城上塘出发,一路朝车窗外张望,一个个的地名闪过,它们名总会牵动思绪、涌起轻愁的,对我而言,旅游从车窗外面就开始了。闪过了许多个古村落名,我的眼睛总是朝所指引的方向深深望去,渴望看见古村落的影子,在车上自然是看不到的,只能一次次地将视线从远处收回,但我能感觉到浓浓的民风古韵和文化底蕴,这在温州是不易见到的,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挖掘而留下的混乱痕迹,顿时让我产生错觉,仿佛不是在温州,而是回到了中原的某个地方。
一路行驶,高速、大路、小路换了好几种,而山在哪里,还没有一点眉目,开了很久,看起来都不像是去有山的地方,然后竟然开到了街上,穿过长长的具有温州特色的热闹街镇,我的心有点下沉,对将要去看的风景信心不大了,又不想暴露自己的无知,耐着性子地跟着走一路看一路。
前面有人摇下车窗问路,我没有听清,驾驶员点头称是,是和我们去相同的地方,这顿时让我情绪高涨,信心倍增,有人慕名前往,自然不是籍籍无名之地,山总是躲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却想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看景人像溪流源源不断地汇集大海一样,不远路途,去寻幽览胜。
猛然,我嗅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车窗外面的景物果然有些起色,渐渐地,路坑坑洼洼,两边人烟渐稀,景色也明显的少有人打扰的样子,仔细观察,这些静止的树木原来也有它们各自的面目,无人之处就显得清新自然而生涩,长在街市的就市侩而圆熟,再呢,三两人家,树林森然,偶尔有莫名其妙的大石块出现,心中窃喜,好风景就要出现喽。
再往前,正在修路,还可清晰看出原来很窄的机耕路,周边全是原始风貌,经过一个叫鹤盛村的村庄之后,行车很远就再也没看到人家了,我们的车摇摇晃晃,凭经验,嘿嘿,这深山里,还指不定有什么好风景呢!
终于,远远地,在河的对岸,又见到了房子,绿林掩映之下,一座白色的房子特别显眼,这便是龙湾潭山庄,我们今晚就下榻在此了。
进入旅馆,换上登山的行装,我们迫不及待地往景区走去。
前面抬头可见一条巨龙横卧,这就是造型独特的龙形树干状大门,张牙舞爪的威龙飞卧在此,专侯游人的到来,未进山就领略到灵龙威武的气势,眼前的山,一下就成为了活山。
沿着河边的小路,涉过碇步,鱼儿在周围嬉游,它们黏住我们的脚步,这些幸福的鱼儿,可以自由地洄游于上下开阔的水域,安享着天然纯净的食物,人怎么会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在污染严重的水面,分明见到过鱼儿无奈地翻着白眼,沉重地叹息着,而这里,我都想化身为一尾巴快乐的鱼儿,加入它们游来游去的行列。
沿着石板路继续向前,空气格外清新,让我惊奇的是,不时见到路边高高的树耸入云空,像一根根管子,上下粗细那么均匀,它们身上都带着标签,诸如世界独有的雁荡润楠、石楠,虎皮楠,鹅掌楸、金钱松、沉水樟、福建柏、叶厚朴、猴欢喜(杜仲科)、尖叶白蜡树……很多都是我闻所未闻的树类,它们玉树临风的姿态深深地吸引着我,想不到龙湾潭竟有这样的树林,这是意外的惊喜,颠覆了我对温州山上长不出什么树来的印象,裸露的石头和些小杂树构成的山,在温润的南方,无论如何,是我想不通和不能接受的,而这里却反差巨大,竟然遍地都是珍稀树木,奢侈得令人咂舌,没有整齐划一种植的痕迹,但我见到一处楠木群,也是自然生长的,楠溪江的名字就是因了原来长长的江两岸遍生楠木而得的,由于过度砍伐,现在那里已很少见到楠木了,而龙湾潭的珍稀树木仍然遍地都是,见缝插针密集地生长着,种类如此丰富,顿时觉得这个山富有、滋润而精致,造物主如此眷顾这片山,仿佛是他兴之所至,将珍稀的种子都撒落在这里,生长成一片片让人称奇的郁郁森林。
据了解后吓了一跳,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竟有维管束植物种,在峡谷里,野生药材也极多,有“浙南第一药王谷”之称,而整个森林公园更像一个天然植物园,有这么丰富的森林资源,野生动物也乐于在此生憩繁衍,一路都听鸟音婉转,虫儿唧唧,这天籁之音传递着世间所有的美好,哪怕只有片刻,我也愿深深地沉醉其中,领悟到这自然却又超然的绝妙况味!
这真是可以靠山吃山的宝山啊!我欣喜异常,观赏这高高的树林,轻抚这路边的箬笠,跟树头的鸟儿打个呼哨,而不时,有峰和岩在映入眼帘,路旁标示着“猿猴戏水”、“金龟下水”、“骆驼峰”之类,我们驻足仔细观看,同伴们笑说看起来并不像,我努力地看,的确有些牵强,并没那么肖似,好吧,猿猴就猿猴,金龟就金龟,骆驼就骆驼吧,因为我已经很满足眼前的山景,不会计较峰石是否形象,但我渐渐地发现,这里的山峰岩石如此独特,它们的样子强烈地耸动了我的心,不管这些峰石叫“夫妻峰”、“唐僧岩”,还是“雄鹰戏水”、“孔雀峰”、“猫抓老鼠”或者别的什么,这都不重要,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面容,竖立粗直的纹理,一簇一簇形成的大小峰,或散落在溪谷,或镶嵌在山壁,或矗立在山头,眼睛看去,落下大小不一的表面,粗粗而下,随意,抽象,但本质,像极了毕加索的画,印象派的,乍看不像,但极赋神韵。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毕加索的画”!
我闭上眼,仿佛看见毕加索专注的眼,胡须芜杂的他正拿着画笔,唰唰唰,跨山走溪,一尊一尊地画过来……
我们是沿着溪谷上行,前一天刚好下过大雨,新雨后空山似洗,溪水流响,泉涌如注,走了一会,就看到山谷中有一瀑布,水流在石壁上一分为三,形成一个“川”字,因此叫川字瀑,瀑水似白银,又称银川瀑,瀑布泄流而下,气势不凡,水花溅得老远,而瀑布前也有几个毕加索大石块堆积在这里,刚好可以供人坐着拍照留影。
继续往上,看到一汪大大的碧潭,这就是龙湾潭了,是七折瀑的最后一潭,让我想起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亦在温州境内,离此不远,我想,这龙湾潭的潭是绝不逊于梅雨潭的。
到达了一块平地时,看见座椅我就想去坐,透过树丛,但见对面山谷白色的瀑布奔流而下,一瀑冲击一潭,七瀑七潭,上下相叠,首尾衔接,连珠炮似的,成群结队在山谷里奔流而下,宛如一队骑兵冲下山来,煞是壮观,这,就是世间少有的奇特景观——七折瀑!
龙湾潭山并不高,乍看之下,貌似平常,除了植被的珍稀奇特之外,在浓密的植被掩映下,还不断有三连瀑、五连瀑、川字瀑等各种瀑布,独特的峰石又冒出来带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当你流连于神奇的七折瀑,再往山腰一看,又让我不由得高声大喊:天柱岩!
天下独秀哉!亦天下独雄尔!我只能久久地投以仰望,不停地惊叹!四四方方规整的赤红色石柱高高直立,6米见方,70多米高凌空入云,如擎天巨柱,所有见过的大地之阳瞬间逊色,当我收回视线,想歇息疲累的脖子,回头余光又瞥见有一石柱样高高耸立,这是一陡凌空的单体石墙,惊得失声,据说高约30米,宽约2米,长米,这样的奇景竟然也成双成对出现,相对比着而立,仿佛是兄弟,才见连珠炮似的瀑布,又见连珠似高耸的石柱,这么神奇地在茂密的山峦里毫无征兆地出现,让我惊呆了!这两个石柱长在山里,被高高的树林掩藏,仿佛石柱也有生命,与管束类树木竞相生长,争取阳光,高高直直地耸入云端,你没办法相信这是大自然的无心之作,不精心打造,怎么可能有这么四方整齐如切的柱子,无依无倚地凌空而立,怎么可能像孪生兄弟两两相对?
不管怎样地不可思议,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除了完全拜服还能怎样呢?
这有着丰富植被而显得无限温柔的山峦,当我走进后,不断给我连珠似的惊喜,此时更给了我一个彻底的大惊叹,秀丽的外衣下,藏着这么阳刚的内心。
老天的神奇让我无限感慨,而在龙湾潭,还有叹为观止的人造景观。经历长长的悬空栈道,“孔雀拜仙”岩的“孔雀”嘴尖上,修筑了一个巨大的U型观景台,透明的玻璃悬空着,距山谷底多米,心脏病者高血压者莫入!我摸着栏杆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地走到观景台,留下的照片也是受到惊惧的样子,站在玻璃观景台上,我刻意地提醒自己,坚信这是安全的,这样就坦然多了。俯瞰整个景区,翠绿的山林,奇异的石峰,流美的瀑布,绝妙的风光一览无遗,真是美不胜收,想再多流连,还是让美于人吧,因为这上面一次只能容纳八个人。
下山的时候,沿路隐约看到有施工的迹象,打听方知是溜山滑梯,据说以后便可以从山顶一直滑到山脚,定当是惊险刺激而又充满童趣的,姑且留待下次体验吧。
下山后,同伴中一个经常爬山的伙计,看着清清的湖水无法遏制心动的感觉,找了两个人去游泳,山门边的湖旁大大的插着“禁止游泳”的牌子,他们仨又折回去找山里的湖,一副非游成不可的架势。我们两个女人望着满眼的青山碧水,一样的恋恋不舍,决定在龙湾潭口等他们,便悠然地坐在碇步上,把鞋子脱了,让鱼儿来疗养有些疲惫的双足。
山色沉浸在湖光里,我们亦沉浸在这湖光山色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陶然忘机,与鱼儿及所有的生灵一起,享受着自由、安乐和祥和,心灵无比的富足。
清风拂过面庞,山水濯足,感受从脚底升起的沁凉,轻声哼着歌儿,什么也不想,却又让我思接千载,想起风姿都美的王维,在那个如天地般寂静的辋川,如此这般地行至无穷处,坐到云起时。
不时有鸟儿从眼前飞过,清脆的叫声在空中如琴键起落,当我循着它们飞行的道路,不经意就看见了树杈上的鸟窝,这是多么温馨的地方,看着*昏张开翅膀收过来了,我们也起身归暝。
人生不怕归去,唯怕抱憾而归。归去的时候,怀抱着满足,这应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龙湾潭,我本以为是平常的山水,却让我找到了曾让谢公着迷的永嘉山水,这一片山水绝对配得上伟大诗人的忘情咏怀,配得上成为山水诗鼻祖的附丽,我想找出所有的溢美之词,奔涌而出的却是“东南形胜”,并偷着乐了好一阵。
东南胜景何其多,但在我心里,龙湾潭却成为“东南形胜”的注脚,我不能说归来不看山、归来不看水诸如此类的话,因为正是龙湾潭引起了我对东南山水,对所有奇异山水更大的兴致和更多的向往,而在下一站,或者还有更精彩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