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基金投资总监吕晓峰离职故事:高管密集变动
人才缺口放大
近日,上海基金圈传出消息,“上海某小基金公司总经理主动解除合同,辞退一名基金经理。”
更奇特的是,据闻该基金公司辞退基金经理后,发现找不到人来接替他的岗位,于是又请求该名基金经理回任。
这是怎样的一个公司,人才急缺到这样的地步?
理财周报独家获悉,此公司极可能是中海基金。而查阅基金公告发现,截至7月24日,7月以来已有39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而在7月15日之前,仅有原中海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吕晓峰离职,其他变更者仍就职于原公司。两者结合,更加确定就是中海基金。
这家2004年成立,至今规模仅为125.41亿元,排在行业43位的基金公司,究竟在干什么?
业绩或成离职最大原因,或进*私募
“中海以前还算是一家可以的公司,最近几年却一直在下滑。”某业内人士表示。
中海基金成立于2004年,算是早一批的基金公司,在2007年前后基金行业规模大涨之时,中海排在行业前二分之一,而如今,却在行业40名以后徘徊,规模始终保持在100亿上下。
而公司最近也不太太平。
7月10日,中海基金连发两则公告,称中海优质成长(398001)基金经理吕晓峰卸任,由俞忠华接管;中海分红增利(398011)基金经理吕晓峰卸任,原共同管理的基金经理笪菲继续管理。而事件的中心人物吕晓峰原为中海基金投资总监,此次卸任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了解到,虽然公告显示吕晓峰离职原因为“工作需要”,但具体原因或是因为业绩不佳。此前公司总经理抱怨吕晓峰业绩不佳,在其合同到期前就已经终止。
而就业绩来看,吕晓峰于2011年6月9日同时接手中海优质成长和中海分红(398011)增利,任期业绩分别为-13.73%和-7.52%,同期同类基金平均回报为-7.76%。而今年来中海优质成长收益率达到1.53%,中海分红增利则为2.38%,虽取得正收益,但依然在行业后三分之一。
“吕晓峰是沈阳国资委出身,文字功底不错,一直担任公司内刊的撰稿人,在投研方面的能力可能还没有表现出来吧。”中海方面表示,“做投资并不愉快,他自己很久前也已萌生去意,双方算是友好分手。”
然而了解到,双方的分手并不算友好,据悉公司在早些日子辞退吕晓峰后发现并无合适的基金经理接任,曾前去请求吕晓峰回公司,被吕晓峰拒绝,双方在车内起过争执。
一位接近吕晓峰的人士向理财周报透露道,吕晓峰下一步可能往私募发展,已经与一位在券商工作多年的朋友商榷合资进*私募。随即两次致电吕晓峰本人,其均以不方便接受采访推脱。
高管变动频繁
中海基金近年来变动实属剧烈。
在公告吕晓峰卸任,仅仅一天后,7月11日,中海又再次发生人事变动。中海蓝筹(398031)基金经理许定晴离任,新任王巍为基金经理。
理财周报了解到,俞忠华与王巍在中海时间均不久,俞忠华今年3月进入中海担任总经理助理,6月19日中海发布公告称其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如今接替吕晓峰投资总监职务。
中海基金内部对新任投资总监俞忠华有较高期望值。公司相关人士对表示,俞忠华接任吕晓峰任中海投资总监后,公司投研实力大为增强,二季度业绩就已经有显著提升。
王巍也是在今年4月进入中海基金,而中海蓝筹也是其管理的第一只基金。不说个人能力如何,就看该公司敢于采用如此“新人”,便不得不感慨其公司胆子大。
再往前追溯,今年1月31日中海发布公告,副总经理李延刚于1月31日离任,离任系个人原因。这也是今年首位基金公司高管变动。
2011年5月16日,公司新任陈浩鸣为董事长;10月11日,中海公告*鹏为公司总经理。
中海基金前身为国联基金,国联基金曾发行过国内第一只分红基金--国联分红增利混合。当时国联基金的股东分别为国联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横店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烟草兴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7月,国联基金定向增资人民币3000万元,中海信托在受让南华发展(原横店集团,后改名)全部股权的同时全部认购公司的上述增资。从此,国联基金改名中海基金,其股东及股权比例分别为:中海信托占46.923%;国联证券占37.692%;云南烟草兴云占15.385%。
在中海信托入主以后,中海基金风格产生很大变化。
而中海方面也承认,股东方对规模的要求不是很多,所以中海一直中规中矩地在缓步发展。不进则退,这种“原地踏步”式的风格真的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