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植物命名的奥秘为什么会俗名的命名方法
TUhjnbcbe - 2024/8/3 7:11:00

当你在野外或公园里看到一株陌生的花草时,心中一定最想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对于刚开始学习认识植物的人来说,最感困扰的莫过于植物的中文称呼。因为植物的中文称呼常随着时代及地方的不同而不同,同一种植物往往有不同的称呼(同物异名),

如杨桃又称五敛子、阳桃、羊桃;甚至不同的植物可能具相同的称呼(同名异物),如马齿苋科的马齿苋以及桑科的水同木(又称大有树)。所以要认识植物,不得不先弄清楚称呼后,才能与人沟通。

俗名与拉丁名

可以说,为植物和动物取名字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之一,名字是人们相互之间沟通、交流各种植物信息的基础。但是因为各民族的文化不一,对同一种植物的称呼往往不同,交流起来往往比较困难。通常情况下,世界各国都有用自己国家的文字命名的植物名,这就是俗名。我们所熟知的菊花、玫瑰、牡丹、水杉、银杏、桫椤、紫荆等,都是植物名称,不过它们不是学名,而是俗名或者地方名。再比如,红枫在美国东部至少有4种俗名。

在英格兰,白睡莲至少有15个俗名,如果算上德国、法国和荷兰的叫法,它有超过个俗名。有时,一个俗名在不同地区,又用来指称完全不同的植物。所以俗名通常不能提供属或种间关系的信息,它们彼此孤立。有些植物,特别是一些稀有品种,并没有俗名。

为了便于研究和交流,迫切需要采用一种万能的语言,用一种单一的一致认同的名字来为一种生物命名,所以国际上还通用一种用拉丁语命名的植物名,植物的拉丁名是由国际植物学会决议后定出命名法规,而后施行的。

目前,拉丁名是国际植物学界进行交流的标准用名,其他的名称都不算数。国际上标准的植物学名采用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年5月1日首创。即植物的学名统一由属名和种名(又称种加词)组成,之后再加上一个命名人的人名,一般是命名人的姓氏,并统一用拉丁文表示。

以我们最熟悉的小麦和稻为例。小麦的拉丁名(亦称拉丁学名),为“TriticumaestivumLinn,”,其中第一个词为小麦属,第二词为夏季(夏天)的,意为在夏天收获,第三词为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名字缩写。稻的拉丁名为“OryzasativaLinn,”,其中第一个词来自希腊语,意为稻米,第二个词意为种植的,第三个词则与小麦相同,是林奈的缩写。

采用双名法的好处是,植物拉丁学名写出来,无论哪个国家的学者见到都知道指的是哪种植物,对于该植物所属的科、属、种,一目了然,避免了使用俗名的混乱。

一般,拉丁学名的属名和种加词都是有意义的,但也有部分名词的意义今人已无法知道。

由于我们使用较多的是植物的俗名,所以下面重点看看植物的俗名。

就有花植物来说,全球有30多万种,每个种都有一个中文名字,许多种还远远不止一个名字,也有许多种共用一个名字,情况相当复杂。但是这中间有奥秘可寻。

从蒲公英说起

蒲公英的名字由何而来?笔者困惑了许多年,后来从一个民间传说里找到了答案。传说古代一户人家的姑娘得了乳疮,疼痛难忍,封建家长不但不同情,反而认为她不贞,气得姑娘要寻短见,跑到河边跳河。正巧有蒲姓父女二人正在打渔,将她救了上来。得知姑娘的病情,蒲父采来一种草,捣烂让姑娘敷在患处。敷了几次药后,居然治好了姑娘的病。姑娘高兴极了,就把那无名草称为蒲公英,以表示对蒲家父女的感谢。从此蒲公英能消炎治疮的药效就传下来了。但故事的真假已不得而知。

《本草药名汇考》一书,对蒲公英这个名字的来历多了一份了解。

据该书考证,蒲公英原来叫“蒲公草”,始见于唐代《新修本草》一书。到宋代的《本草图经》上始有蒲公英之名。明代李梃《医学入门》一书:“蒲公用此草治痈肿得救,故名。”这与前面那个民间传说相符合。

但“蒲公英”三个字的考证,还有奥秘。

在《新修本草》之前,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凫公英”之名,即为蒲公英。“凫”音“浮”,指野鸭。“凫公”,犹“凫翁”,指野鸭颈上的毛。《急就篇》卷三:“青草鸡翘凫翁濯。”颜师古注:“凫者,水中之鸟,今谓之水鸭也。翁,头上毛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鸟头上毛日翁。”蒲公英的果实成熟后,果实上端有一喙,喙上端有一丛白色冠毛,其状如“凫翁”。“英”实指“花”。屈原《离骚》有“秋菊之落英”句,“落英”即落花。

这样就明白了:蒲公英开花后,果熟有白毛,如“凫翁”,因此才叫做蒲公英。由“凫”字谐音成“蒲”,最终叫出了“蒲公英”之名,为今日通用之名。

转了一个大弯子,考证了许多,蒲公英之名才水落石出,《本草药名汇考》功不可没,由此可见,有些植物名的来源必须查考古籍,才有门路,尤其古药方。

据形态习性为名

许多植物的名,明显看出是据形态习性而得名的,如银杏。

据《绍兴本草》:“银杏,以其色如银,形似小杏,故以名之。”所谓“色如银”,是指银杏种子外皮有一层白粉,白如银的缘故。银杏又称“白果”,这是由于把银杏种子外层肉质的种皮去掉后,露出的中种皮呈白色的缘故。为什么银杏又被叫作“白果”?乃常人误以为银杏种子为果实的缘故。银杏还被称为鸭脚木,因其叶像鸭足的缘故。《本草纲目》中称银杏为“公孙树”。有解释说,老公公种银杏树,许多年还结不出种子来,要等到他的孙辈时,才能吃上银杏种子。可见,一种银杏,诸多名称,皆为依据它的形态习性。

又如忍冬,是一种忍冬科忍冬属的藤本植物。所谓“忍冬”,指此植物凌冬不凋,甚至在叶腋还能发出新芽叶的缘故。所以它也被叫为“忍寒草”或“过冬藤”。

忍冬又称“金银花”。据《本草纲目》:“花初开白色,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

不了解的人以为,金银花能开黄色和白色两种花,所以,金银花又有“双花”之名。

又如罗汉果,属于葫芦科藤本植物,它结的果实呈稍长的圆球状,被有白色茸毛,很像罗汉的头,故名罗汉果。罗汉果是一种清热润肺、治便秘的药。

类似得名的植物还有罗汉松,属于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它的种子卵圆形,长达1.2厘米,外有肉质套被,有白粉,形状也像罗汉头,故名。

以季节性命名者

从生长、开花、结实到枯萎,植物的一生均有季节性,以此命名的植物有不少,比如夏枯草。

夏枯草的植株在春天生长旺盛,入夏渐枯萎,故名夏枯草。

还有一种夏至草,是北方常见的一种野草,春天发芽,很快开

花,到了五六月份,就逐渐枯萎了,此时正是夏至时节,故名夏至草。

迎春花为木樨科灌木,它在早春时节开花,人们认为它是春天最早开花的植物,故叫它迎春花。

北方山地有一种苦菜菜,为野生草本,属菊科。因为这种植物在秋季才开花,所以得名“秋苦菜菜”。

款冬为一种中药材,属菊科草本植物。之所以得名“款冬”,指此花不怕严寒,凌冬而生。

植物名中的人名

一些植物的名称来自古代人名。

何首乌为蓼科藤本植物,块根入药,有乌须发的功效。考其名源于民间传说。据《晔子本草》记载:“其药本草无名,因何首乌见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为名尔。”就是说,有个名叫何首乌的人,发现这种植物的藤子夜晚交结,就用他的名字命名。

还有传说,古代有个何姓白发老人,因吃这种植物而白发变黑,长寿百岁,故称这种植物为“何首乌”。

又如徐长卿,属萝蘑科鹅绒藤属,其根入药。徐长卿本为人名,据李时珍说:“徐长卿,人名也,常以此药治邪病,人遂以名之。”其药功能为祛风止湿、止痛止痒,治跌打损伤。

再如刘寄奴,为玄参科草本植物。刘寄奴本为人名。在古代传说中,刘寄奴带兵时,一次在山上见到一条大蛇,刘用箭将蛇射伤。第二天,刘寄奴听到林中有捣臼的声音,一看原来是两个小孩正在用杵在石臼中捣一种草。小孩告诉刘寄奴,他们的大王昨日被箭射伤,这是治伤的药。刘寄奴大声吓跑小孩,将药取回,为人治伤,果然有活血化瘀的疗效。后来,人们就叫这种草为“刘寄奴”。

杜仲树为我国特产,也是一种药用植物,其树皮入药,可治疗高血压。杜仲胶为工业原料。为什么叫杜仲呢?据李时珍言:“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李时珍的这一解说比较牵强,很可能是杜仲服此药治好了病的缘故,所以人们就用杜仲命名此树了。

以动物名为名的植物

有一些植物是用动物的名称来命名的,大多是象形而来,如狗尾草,属禾本科狗尾草属,其花穗有很多毛,粗细形状像狗尾巴。狼尾草则比狗尾草粗长些。虎尾草,花序宽得多,猫尾草也类似……上述诸种皆为禾本科植物。

此外,还有鼠尾草、羊草、牛鞭草、马鞭草、猴板栗、金鱼藻、狐尾藻、鸡眼草、杜鹃花、豹子花,等等。

再如蓖麻的拉丁名rjcinus意即寄生于羊、犬身上的虱子。因为蓖麻的种子形态极像虱子。鸡冠花的拉丁名为Cefasiacristata,其中Cetosia从希腊文Kelos而来,意为火烧,指鸡冠花色红如火。

名花之名探源

在中国十大名花中,牡丹的名字很有意思。据《本草纲目》记载:“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名牡丹。”古人的经验是,种牡丹不要种子,而以其根上生出的苗直接分株繁殖。如此一来,植株就成了无牡无牝之匹,故谓之“牡”。

梅花之所以得名“梅”,按照李时珍的说法:“梅者,媒也。媒合众昧。”梅实在古代被用作调味品,梅花因此得名。

荷花又称莲花。“荷”,字做何解释呢?据《说文解字》:“荷,芙蕖叶。”段玉裁注:“盖大叶骇人,故谓之荷。”李时珍解释说,莲茎“乃负叶者也,有负荷之义”。那么,“莲”字又做什么解释呢?据《说文解字》徐灏注笺:“莲之言连,其房如蜂窠相连属也。”这一解释很有道理。

水仙花之名则与希腊古代神话有关。在希腊古代神话中,有一个名叫那悉索斯的青年男子,十分英俊,许多仙女都喜欢他,但都被他拒绝了。复仇女神知道此事后,决定惩罚他。一次,那悉索斯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误以为是一位美少女,爱上了她,最后死在水中,化身为水仙花。水仙花的拉丁文名字就叫“那悉索斯”。

又如睡莲属的拉丁名Nymphaea是从森林与河流的女神而得名的。

因环境和地名而得名

许多植物的名称反映了它们所处的生态环境,还有一些植物的名称则反映了它们分布的地域。前者如高山紫菀、森林勿忘我、水苦荬、水浮莲、旱麦瓶草、北沙参、川苔草、岩败酱、盐地碱蓬、瓦上松……后者如山东银莲花、宁夏枸杞、山西玄参、四川千金藤、麻花头、昆明红景天、红景天、黄山栎、河北栎等。

再如橘的拉丁名Otrus一词从cifron而来,为巴勒斯坦的一个镇名。

作为兰科一大属的石斛属,其拉丁名为Dendrobium,其中dendron为树之意,bios为生命,合起来指石斛是生长在树上的气生植物。

柳属Safix古梵文而来,意为水,表示此植物喜水的特性。

因误解而得名

有些植物的得名,是因为当时人们对这些植物的特性观察有误,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研究,就定出名字。这类植物最著名的就是无花果。

无花果属桑科榕属,原产印度,为小乔木,其花序外形为倒圆锥状,被人误以为是果实,并认为此植物不会开花。所以得名无花果。

说不清来源的名字

还有一些植物的名字无从考证,如十大名花中的桂花,又称木樨,为乔木,秋天开花,花小而多,很香。再如杜鹃花的得名也很难说清楚,是否因为开花时正值杜鵑鸟叫的时候?

需要说明的是,现今植物的中文称呼方式,几乎均沿用过去的称呼。如果有一种新植物且找不到植物的中文俗称时,往往会用英文名字直译,或者是以学名的含义翻译成中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植物命名的奥秘为什么会俗名的命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