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仲”药名的由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
清代著名医家张志聪在其所著《本草崇原》中则写道:“杜仲木皮,状如浓朴,折之有白绵相连,故一名木绵。杜字从土,仲者中也,此木始出豫州山谷,得中土之精,《本经》所以名杜仲也”。
图片来源网络
张志聪评论道:“李时珍曰∶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谬矣。在唐宋本草或有之矣,《神农本经》未必然也”。
张志聪认为,杜字从土,仲者中也。杜仲生于豫州山谷,得中原地带之精华,《神农本草经》故将其命名为“杜仲”。因此,李时珍所记载的“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是错误的。
笔者查阅了明代之前源于神农氏的《神农本草经》、唐代苏敬编撰的《唐本草》和宋代苏颂等编撰的《本草图经》中对杜仲的描述,确未曾有因人而命名的记载。李时珍应该是根据民间传说而记载,但却也使杜仲“久服成仙”的传说深入人心。又或确有姓杜名仲之人,因教人用杜仲治病受到人民爱戴,后人以“思仲”、“思仙”命名而纪念之。但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中称杜仲为“石思仙”,却又不知与“思仙”之称有何区别?
以下为明代以前本草著作对杜仲的描述:
图片来源网络
《神农本草经》对杜仲的描述是: 味辛平。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思仙。生山谷。
《吴普》曰:杜仲,一名木绵,一名思仲。(《御览》)
《名医》曰:一名思仲,一名木绵,生上虞及上党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
案《广雅》云:杜仲,曼榆也。《博物志》云:杜仲,皮中有丝,折之则见。
南北朝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对杜仲的描述是:味辛、甘,平、温,无毒。主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思仙,一名思仲,一名木绵。生上虞山谷又上党及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阴干。(畏蛇蜕皮、玄参。)
上虞在豫州,虞、号之虞,非会稽上虞县也。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浓朴,折之多白。
唐代苏敬编撰得《唐本草》,又称《新修本草》对杜仲的描述是:味辛、甘,平、温,无毒。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久服轻身能老。一名思仙,一名思仲,一名木绵。生上虞山谷又上党及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阴干。
宋代苏颂等编撰的《本草图经》对杜仲的描述是: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木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其皮类浓朴,折之内有白丝相连。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用。江南人谓之。初生叶嫩时,采食,主风毒香港脚,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谓之芽。花、实苦涩,亦堪入药。木作屐,亦主益脚。
文章整理自中国杜仲产业创新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