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自引进我国以来,已经成为北方沿海地区海水养鱼的一项特色产业,其养殖面积发展较快,伴随着养殖快速发展,一些疾病也随之而生,并且日渐严重。而大菱鲆肠炎病就是主要的病害之一,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大菱鲆属于冷温性、底栖杂食性鱼类,该鱼对温度等海水指标要求较严。在养殖过程中肠炎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每年的春、秋季是大菱鲆肠炎高发季节,此段时间气温和水温变化较大,疾病高发(春季大于秋季),易引起较大减产。
患病鱼主要表现为厌食、腹部干瘪,肛门处常见拖带粘稠状黄色粪便条,清理池塘时池底、池壁和排水管壁可见黄白色条状物。解剖病鱼可以见到肠壁发炎、肠道内积满水状液体,用力挤压腹部可见有液体喷出。
养殖密度、水质条件和饲料投喂是造成肠炎病出现的几种原因。为了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放苗的时候放养密度过大,随着鱼苗的长大,抢夺水中的溶氧,一旦水体中的溶氧降低,鱼就很容易患肠炎病;再有就是水质条件差,导致细菌大量滋生,投喂变质、不新鲜的饲料都可能导致肠炎病的出现。
肠炎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是很高的,而且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养殖中要做好防治结合、防大于治的工作。
1、结合自身养殖的实际情况,合理放苗,及时分鱼,保证合理的养殖密度的。
2、保持溶氧,特别是投食之后2小时内,确保大菱鲆更好的消化吸收。
3、加强工具的消毒管理,加强吸污和换水。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及时隔离病鱼防止相互传染。
4、肠肝一体,做好肠道和肝脏的保健工作。拌料内服胆汁酸和杜仲叶提取物,胆汁酸是肠道的一个重要的化学屏障,胆汁酸可以通过和内毒素的结合阻止肠道对毒素的吸收,从而增强免疫力,同时配合杜仲叶提取物,杜仲叶里面的杜仲多糖可以促进肠道乳酸菌的生长、增值,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病菌生长,提高鱼体的抵抗力,促进肠道内菌群平衡,减少肠炎病的发生。
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肠道和肝脏的保健工作,才能有效防止肠炎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