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6月20日讯(通讯员卓宇斌肖亚湘)“靠山吃山”是新田县门楼下鲁塘村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些年,不少村民在杉树林下套种药材,通过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今年67岁的张力松,就是其中的“领头羊”。
鲁塘村属于多个市县瑶乡交界之地,独特的自然环境赋予这里独特的优势-——适宜种植中药材。在张力松家的林地里,只见一片杉树林下黄白、黄精、杜仲等中药材成垄成行,叶片密匝青葱,长势正旺。张力松告诉记者,现在山上种植的林木,很多都要十几年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林下套种药材不仅周期短,还能防止水土流失,一举多得。
杉树林下中药材成垄成行。
在张力松的家中,又是另一番景象:房前屋后晾晒着各种药材,近10位村民正在为刚收购的黄白刮皮。68岁的盘明英是这里的常客,她说,以前家里种些蔬菜只能自给自足,基本没有收入来源。现在有了这份工作,每天有五六十元的收入,可以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村民正在为刚收购的黄白刮皮。
张力松有一本记账本,上面记录了前期各种药材的收购数量和中期药材加工的用工情况。种植收购药材二十几年来,他的每一笔账都清清楚楚。他常说,看着记账本一年比一年厚,心里就欢喜,这代表受益的村民越来越多了。“从收药材起,一年四季来讲,不少于带动人。”
如今,瑶乡林木套种中药材已成为“潮流”,张力松每年都要从种植户手中收购七八十吨药材,长在树林中的黄精、覆盆子、前胡等药材供不应求,“现在的销量反正就是,货源保证不够,数量越大越好,人家越喜欢。”“林下经济”已经给先行先试的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