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城三餐汉中临秦岭之麓,赏稻黄鱼肥,
TUhjnbcbe - 2025/7/22 17:47:00

汉中,张骞在这里入仕,蔡伦完成造纸技术的改进,历史在这里留下来永不磨灭的印记。汉中,给人的影响是古朴。它让人遥想到汉朝,遥想到中原,而事实上,现在的汉中也处于中国版图地理的几何中心,很符合汉“中”的气质了。

汉中的北部为秦岭,南部为米仓山,即古代的巴山。关于这两山,早已有不少古代文人骚客为它两赋诗写词,留下许多历史名气。而汉中几乎为两山包裹,是个“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福地,盛产稻米,做的一味汉中热米皮,闻名内外。

但汉中不仅如此。有山有水,怎能只有稻米,如果好奇,就看下去,看看汉中人的三餐美食吧。

早——洋县枣糕馍

菜豆腐

清真凉糕

陕西是碳水大省,做出来的面食花样繁多,最重要的是,很多的面食还保留着最传统的样子,让我们得以窥见面食的发展历程。

在汉中洋县,枣糕馍还保留着最传统的样子。夏商时期先民就掌握了发酵酿酒的技术,汉末就把发酵技术用于面食的制作。枣糕馍的制作,无疑是一种传承。尽管现在各式各样的糕点多到数不胜数,但承载历史记忆的东西,还保留着一种古朴的生命力,我们不应该遗忘。

枣糕馍的制作需要加入当地人称之为黄酒渣子的东西,类似酵母,发面,然后不断揉搓,直至光滑,再上锅蒸。蒸之前将几颗大粒红枣嵌在馍的两边,再卷起来。

蒸好后再点上花印,一朵朵红梅花就绽开在白馍间,煞是好看。

一块块枣糕馍洁白如雪,傲雪寒梅点缀期间,面食的发展历史,从小枣馍身上就能看出来。

洋县枣糕馍不易变质,有人夸张的说三个月过后还是像新鲜的那样,我觉得夸张了。不过,头几天口感确实是松软不易变质。

菜豆腐是汉中人熟悉的早餐,可与热面皮并列,成为汉中人的早餐记忆。

菜豆腐是用当地的“浆水”制作的。记得读初中时看到一篇描写浆水维系两个家庭的亲情的文章,才知道一盆浆水对于一些地区的人们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菜豆腐就是酸浆水点成的。

点豆腐不只是用石膏,用浆水,泡菜水也是可以的,主要是里面的蛋白酶在起作用。

浆水点出来的豆腐不是以滑嫩取胜的,到底是石膏制成的光滑一些。但浆水豆腐恰恰是以表面的粗粝软润来给人深刻印象的,表面可以沾上大量的调料,且自带酸味,是属于“重口味”的豆腐,不是靠向南方以娇嫩滑取胜的那一派豆腐。这是菜豆腐的特色。酸味使得大清早起床的人开胃醒脑,扒下一碗热乎乎的菜豆腐稀饭。全身暖呼呼的迎接一天的开始。

清真凉糕是年节食品,寓意年年高,表层使用糯米制作,中间夹上黑芝麻馅,外面再以黄豆粉包裹,切成四方块食用。与川渝地区的糍粑沾黄豆粉类似。

甜甜的,软软糯糯的东西谁不爱呢?即使不年不节的,来上一口也是治愈的。

午——佛坪神仙豆腐

猕猴桃

神仙豆腐并非神仙制作,而是以“神仙树”的叶子为原材料。这种树的学名为双翅六道木,在佛坪,漫山遍野都是。

只取树叶,加热水烫,然后用擀面杖可轻易碾碎,这时汁水就慢慢粘稠起来,滤去残渣,点上卤水,即成型,冷却后形成像凉粉碗托之类的胶体物。吃的时候也一样,切成条状,放辣椒油之类的佐料。吃起来顺滑爽口,解无食欲之困。而且伴有树叶清香的味道,还具有下火,凉血的功效。

汉中除了稻米很出名,还有猕猴桃同样甜美。不住在猕猴桃出产地的人们很多都认为猕猴桃是舶来品,其实它原产于中国。市面上卖的奇异果乃猕猴桃改良品种。猕猴桃熟透了后蜜甜清润,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是治疗口腔溃疡的良药。

晚——乌鸡杜仲汤

镇巴腊肉

汉中是杜仲之乡,出产的杜仲质量很好,味道纯正。是授予国家地理产物标识的农产品。

正好汉中略阳的乌鸡也是膘肥体壮,颇受欢迎,二者结合,有点锦上添花的意味。

说到镇巴腊肉,那就是汉中无人不知的了。镇巴腊肉出产于镇巴县,镇的就是那大名鼎鼎的巴山。腊肉不经过烟熏,属于自然风干的一派,没有烟熏味,是小清新的一派。

腊肉独特在腌制,用众多的配料腌制而不仅仅是盐,造就了腊肉丰富的味道。选料是用汉江的黑猪,满身结实的腱子肉,能不好吃吗?选料精细,永远是食物美味的关键。三分靠厨艺,七分靠食材,是真理。

关于烹饪的话,那就与各地没什么两样了,或蒸或煮,或炖或煎,随你。

汉中,是陕西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汉水流域的最西端,见证了汉水的形成发展。如此,汉中的地位就可见一斑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城三餐汉中临秦岭之麓,赏稻黄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