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端午节后带孩子去北京玩儿个把星期的,一看天气预报吓得赶紧取消行程。武汉这几天最热也就30度,北方却一片热浪滚滚,火炉的帽子武汉这几天可以脱掉了。即便如此,热天就是热天,出门买趟菜回来就是一身水了。这种桑拿天儿,进门喝一碗冰镇酸梅汤,那滋味不用我多形容哈。我们家的酸梅汤熬得浓浓的,倒入冰格冻成冰块儿,喝的时候拿几块酸梅冰块,加上凉白开,一杯酸甜解暑透心凉的冰镇酸梅汤很快就可以下肚了,热手心儿捧着冰凉的杯子都是享受。小孩子喜欢吃冰棍儿,酸梅汤做的冰棍儿可是有滋有味儿,健康卫生,当妈妈的放心!
原来以为酸梅汤的熬制很神秘,去年看到美食博主芹意拍的酸梅汤顿时口水上涌,今年说什么都要自己熬着喝。查找了好多方子,选了一款宫廷口味的,去药铺配齐各味原料,煮好放凉,迫不及待尝尝看。果然是跟买来的一样啊!我爹喝了连连说好(我做啥他都说好)。外婆怕酸,加了很多糖才喝服帖。妈妈和小姨说她们小时候没有喝过酸梅汤,长大后才知道的。想必酸梅汤对老武汉一辈儿来说是后来引进的。而且乌梅乌枣的那股子标志性的烟熏味儿,家里人都认为不是武汉酸梅汤的特色,我推测是北方的口味儿吧。今年去桂林玩儿的时候喝到了无比正点的酸梅汤,没有烟熏味儿。汤圆粽子都有南北两派,难道酸梅汤也是?我反正都爱喝,是来者不拒派。
百度的结果:酸梅汤起源北京,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为老北京盛夏保健饮品。《本草纲目》说:“梅实采半*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它能除热送凉,安心止痛,甚至可以治咳嗽、霍乱、痢疾,神话小说《白蛇传》就写了乌梅辟疫的故事。煮酸梅汤,乌梅也可以用杨梅代替,就没有那股子糊味儿了。清朝时酸梅汤传入宫廷,经过御茶坊改进,叫做“士贡梅煎”。这名字太雅了,有文化!
(方子改自百度百科)
材料:
乌梅35克,乌枣35克,干去核山楂50g,甘草3g,陈皮5克,红豆蔻1.5克,干荷叶3克,干薄荷3g,桂花和冰糖适量,水2升
做法:
1.洗干净所有药材,除桂花外,所有药材泡在水中两小时左右。
2.煮开药材,小火熬1-2小时,加入桂花。
3.关火后加冰糖,自然冷却。过滤汤渣。
4.倒入冰格或者冰棍儿模子冷冻。
小厨心得:
1.酸梅汤煮制很简单,网上流传的配方不少,这个方子做出来的口味儿跟我平时爱喝的很接近。我看到有用洛神花代替山楂的方子,估计这个比较现代吧,洛神花感觉上是近几年才流行的。
2.受市售酸梅膏启发,我把酸梅汤熬得浓浓的,分装到冰格,冻好。要用的时候挖两格倒上凉白开,加冰糖或者白糖调味。重点是这么做一次酸梅汤保存的时间可以比较久,而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低于冷藏水温的,透心凉啊,十分解暑。
3.不冷冻的话,建议煮酸梅汤的时候不要加糖,否则容易放变质。熬得浓浓的,放冰箱冷藏,喝之前拿出来加糖兑水,浓淡酸甜自己掌握。
4.小孩子最喜欢的吃法是做冰棍啦。。生津开胃解暑。一起做冰棍是很好的亲子活动呢。
5.最后很葛朗台地说,汤渣再加水煮煮一样有味道。一副汤原料我总要煮两次才扔汤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