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水质管理为什么养殖水体容易变坏,因为
TUhjnbcbe - 2021/4/2 14:16:00
16年专注水产动物肝胆肠道健康!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有养殖户反映,和别人同一批下苗,偏偏比别人长得慢,而水质指标又正常,这时就有点束手无策,不能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我们忽略了养殖水体环境的污染途径很多,其主要分为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两个方面,其中内源性污染主要是残饵粪便等,外源性污染包括养殖用水中的重金属(汞、铅、锌、铝、锰、铁、铜等)、抗生素、消毒剂、藻类毒素、有机磷残留、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引起肥水困难、藻类死亡、放苗时成活率低、鱼类出现游塘、厌食、烂鳃、生长缓慢等现象。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毒物质的种类及其危害。一、有毒物质种类及其危害

1、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元素在水体中非常常见,主要包括铜、铅、镉、汞、砷、铬、镍等。

其致毒原理:重金属离子与鳃所分泌的粘液结合成为蛋白质的复合物,覆盖在整个鳃部并填塞鳃丝间隙,阻碍鳃组织与水的接触面,使其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发生窒息而死。同时金属离子通过鳃的表面,进入鳃内或体内其他部位,与体内主要酶的催化活性部位中硫氢基结合成难溶的硫酸盐,抑制酶的活性,妨碍机体代谢。这时,鱼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无法正常吃料,导致生长慢,甚至死亡。

2、藻毒素

藻毒素主要是指蓝藻、甲藻、硅藻等藻类在水体中自然死亡后释放的毒素,这些毒素无所不在,例如,蓝藻中微囊藻、鱼腥藻、念珠藻、节球藻和颤藻等死亡释放出肝毒素,抑制蛋白磷酸酶1和2A的形成,从而使鱼体的肝器官受损,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代谢、免疫和解毒功能,鱼的生长速度变慢,甚至死亡。

3、水质指标过高或过低

水质指标主要包括pH、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这些指标的异常不仅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也会影响鱼的成活率。

1)pH

海水鱼的最适pH为7.5~8.5,鱼苗的最适pH维持在7.8~8.2。pH过低,导致鱼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此时尽管水体中氧气充足,也会出现游水,同时由于pH偏低,出现水难肥、细菌容易繁殖,从而感染鱼类,出现烂鳃、烂身、肠炎等问题;pH过高,破坏鱼的消化酶,导致消化能力下降,特别是对幼鱼的影响较大。

2)氨氮

氨氮是养殖虾池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水体中氨氮的来源主要有:鱼的排泄物,如粪便和皮肤分泌物;喂食的残饵及大部分死亡生物。其最适范围为≤0.4ppm。

氨氮对鱼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急性氨氮中毒危害为:表现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致毒原理:A、氨氮抑制鱼自身氨的排泄,使血液中氨的浓度升高,降低血液载氧能力。B、氨氮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容易穿透细胞膜直接引起鱼类中毒,使鱼体出现呼吸困难,分泌物增多并发生衰竭死亡。C、引起腮表面细胞损伤而使鱼的免疫力降低。

3)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氨、氮未被完全氧化的产物,其毒性很强,主要来源是在氨氮存在的情况下,水中缺少氧气和转化氨氮的微生物,为能把氨氮转化为植物所能利用的硝酸盐,而被转化成亚硝酸盐的状态。其最适范围为≤0.25ppm。

致毒原理:亚硝酸盐以亚硝酸根离子(NO2?)和亚硝酸(HNO2)两种形式存在,亚硝酸盐进入鱼体内,将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Fe2+)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Fe3+),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严重时导致鱼类缺氧而窒息死亡。

4、消毒剂

消毒剂主要指经常用来对水体进行消毒的产品,如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甲醛、聚维酮碘等。

致毒原理:在水体进行病原杀灭时,水产养殖品种也置身其中。过量的杀毒剂也会对养殖生物产生各种生理生化影响。消毒剂会通过鱼的口腔、腮、鳞片等部位进入鱼体内,攻击鱼体的各个器官,从而影响鱼的吃食、消化、呼吸等,严重者将导致死亡。

5、杀虫剂

杀虫剂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使用到,常见的杀虫剂主要有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

致毒原理:杀虫剂使用过量或残留,会进入鱼体内,较低浓度下,引起肝脏组织中的谷草转氨酶(GPT)、谷丙转氨酶(GOT)、超氧化歧化酶(SOD)活力增强,出现“毒性兴奋效应”,高浓度下,GPT、GOT、SOD、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下降,长时间胁迫,将导致肝脏组织细胞受损严重,甚至坏死,从而导致鱼游水。

二、市面上常用的解毒产品

由于以上情况在水体养殖中经常出现,因而在养殖过程中毒素无处不在,解毒成了我们应该关心的重要问题。我们来盘点一下市面上常用的解毒产品。

1、有机酸

有机酸在生物体内主要通过线粒体中三羧酸循环产生,参与重金属的吸收、运输、贮存和解毒等生理代谢过程。有机酸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金属配位体复合物,改变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阻止金属离子进入体内。同时,有机酸还可与进入体内的金属离子螯合,使其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结合形态,缓解重金属的毒害效应,实现对重金属的内部耐受。此外,有机酸分解产生一系列无机酸,能调节pH,缓解水质变化出现的毒害。

常见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苹果酸、草酸、酒石酸、马来酸、甲酸、乙酸、琥珀酸等。

2、化学制剂

主要包括EDTA、硫代硫酸钠、沸石粉、滑石粉、明矾等。

1)EDTA能有效螯合水体中游离的、粘附在土壤上的或部分被其他螯合剂螯合的重金属元素,与其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同时其自带的Na能将重金属进行置换,形成紧密地结合,能降解水体、土壤中的重金属,也能降解消毒剂、杀虫剂带来的重金属危害

2)硫代硫酸钠去除水体余氯效果显著,是常见的解除余氯的产品;

3)高岭石、沸石粉、活性炭能有效吸附水体中的有毒物质,能吸附藻毒素、氨氮、亚硝酸盐、杀虫剂等残留的毒素;

4)明矾、滑石粉能降低水体的碱度,有效减弱高pH的危害;

5)硫代硫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解除水体消毒的残留药物。

3、腐植酸

腐植酸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腐殖酸参与多重解毒。①其与重金属离子发生交换、络合和螯合等作用,同时促进土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不仅能解除重金属元素的毒性,也能解决消毒、杀虫带来的重金属残留。②腐殖酸的参与能促进光对藻毒素的降解。③由于腐殖酸的遮光性,能调节藻类生长,从而调节高pH的危害。

4、强氧化剂

1)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臭氧等能将有机物的双键迅速氧化生成羰基化合物并破坏,使藻毒素毒性消失,同时也能氧化杀虫剂带来的残留。

2)化学增氧剂如过氧化钙、过碳酸钠,能为水体中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氨氮、亚硝酸盐等转化为硝酸盐,削弱水质带来的影响。

5、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如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等特殊菌类,能分解藻毒素,促进氨氮、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被浮游植物利用。

END

▼往期精彩回顾▼开春适合斜管虫繁殖,你做好防控准备了吗?肠道负荷过重患细菌性肠炎几率大增,怎么办?加州鲈烂嘴烂身、花肝,塘口死亡率50%,怎么防控?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质管理为什么养殖水体容易变坏,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