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物种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mommiau1moidesOliv.
壹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褐色,粗糙,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幼枝有*褐色毛,后变无毛,老枝有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1~2mm,上面有槽,被散生长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长6~15mm,宽3.5~6.5m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老叶略有皱纹,边缘有锯齿;侧脉6~9对。花单性,雌雄异株,花生于当年枝基部,雄花无花被,花梗无毛;雄蕊长约1mm,无毛,无退化雌蕊;雌花单生,花梗长约8mm,子房1室,先端2裂,子房柄极短。翅果扁平,长椭圆形,先端2裂,基部楔形,周围具薄翅;坚果位于中央,与果梗相接处有关节。早春开花,秋后果实成熟。
图.杜仲贰
生境分布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强。自然分布区年平均温度13~17℃,年降水量~1mm。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粘质壤土栽培为宜。
生于海拔~m的低山、谷地或疏林中。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叁
性状采制
本品为树皮入药,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采收: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炮制:刮去残留粗皮,洗净,切块或丝,干燥。取杜仲块或丝,照盐炙法(通则)炒至断丝、表面焦黑色。
图.杜仲
本品为叶入药,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长7~15mm,宽3.5~7mm。表面*绿色或*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禊形,边缘有锯齿,具短叶柄。质脆,搓之易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气微,味微苦。采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低温烘干。炮制:除去杂质,切丝,筛去灰屑。取净杜仲叶,用盐水喷匀,稍闷,炒至有焦斑。每杜仲叶kg,用食盐2kg。
图.杜仲叶
肆
功能主治
甘,温。归肝、肾经。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效。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微辛,温。归肝、肾经。具补肝肾、强筋骨之效。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
声明:本文转自“中药资源监测与服务平台”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