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也是昼夜平分日,此后日照时间变长,温度快速回升,万物生长,生机勃勃。
虽然此时严寒已去,但气候变化无常、气温尚不稳定,乍暖还寒时身体健康最容易出问题。那么在春分时节,我们应该如何保健养生呢?
古人将一个节气分为三候,每一候5天,一共15天。
一候元鸟至
元鸟又称玄鸟,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随着天气回暖,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
二候雷乃发声
传统认为雷是阳气生发的声音,春分时阳气逐渐旺盛,极力冲破阴气的压制,从而隆隆有声。
三候始电
春分节气后雨水明显增多,且不再是“润物细无声”的状态,常会伴随雷声和闪电。
春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因此民间有不少相关的传统习俗。
竖春蛋
据说春分这一天鸡蛋最容易竖起来,早在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以此方式庆贺节气,“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流传至今。
其实,春分竖鸡蛋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在这一天昼夜均等,呈66.5°倾斜的地球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刚好处于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利于鸡蛋的竖立。
放风筝
风筝又称鹞、鸢,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春分时节是放风筝的好时候,此时风筝多为燕子形状,上面还会写一些祝福的话语,期待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粘雀子嘴
古代春分时农民都会放假一天,家家都要吃汤圆。同时还会把不包陷的汤圆用竹签串起来,立在田地边,用来驱赶鸟雀,防止它们毁坏庄稼。
《春秋繁露》有言:“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时节阴阳二气势均力敌,对于全年来说,这是一个平衡的开始,如能好好保持,则能促进机体功能协调,有益健康。所以春分养生,重在一个“和”字。
“和”饮食
为维持阴阳平衡,此时不宜吃过热或过寒的食物,烹饪时注意各种食材的性质,巧妙搭配。比如利于阳气生发的韭菜、香椿可以与滋阴润下的鸡蛋一起炒制;性质偏凉的豆芽、苋菜等烹煮时可以加点大蒜、生姜、葱等温性配料。
另外,春天五行属“木”,与肝对应,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但春分时已是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肾为肝之母”,且为人体阴阳之根本,所以应补肾助肝。
肝气旺还易克脾土,加上雨水增多,春分饮食上还需注意健脾胃、祛湿气。
春分五色粥
做法:绿豆10g,南瓜15g,红枣3枚,淮山药15g,桑葚5g,粳米g,熬制成粥即可
五色入五脏,这道粥可以平补脏腑,补益阴阳,早上来一碗,还有助于调理脾胃。
杜仲茶
做法:取杜仲叶12g切碎,与3g红茶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此茶具有补肝肾、抗衰老的功效,还可辅助降血压,下午来一杯,对肝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尿急尿频,以及高血压、肝硬化等症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注意:杜仲有一定的适应症,并非人人皆宜,饮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意见。
山药扁豆鲤鱼汤
做法:将鲤鱼去鳞、去腮、除内脏后用清水洗净,放入锅中。锅中放适量水,加30g白扁豆、40g山药、3g干姜,煮1小时左右,加适量盐与料酒调味即可。
白扁豆可健脾化湿,清肝明目;山药能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干姜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鲤鱼也是健脾和胃的好食材。晚上来一碗山药扁豆鲤鱼汤,对脾胃、肝肾都很有好处。
“和”起居
俗话说“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春分时天气虽然已逐渐暖和,但早晚温差大,天气还变化多端,时不时就有冷空气、降水袭来。
所以此时仍不可着急减衣,“勿极寒,勿太热”,穿着上可以“上薄下厚”,注意下肢及脚部的保暖,以驱散积存在体内一个冬季的寒邪。
睡眠上也需注意调和,跟着太阳早睡早起,规律作息。春天虽然易犯春困,但不宜睡得太多,否则会阻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肝郁气结。
提神防春困
饮食中缺少维生素C是引起春困的原因之一,适当吃些青菜、芹菜、西兰花、猕猴桃、沙棘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以帮助缓解。另外,一些带有特殊香味的菜,如香菜、香椿等也具有提升醒脑、消除春困的功能。
除了穿衣、睡眠,情志上也要心平气和,切勿大喜大悲、情绪剧烈波动。此时大家可以外出郊游踏青,来帮助肝气疏泄。
不方便出门的,也可以打扫打扫房间,养养花、种种菜,通过保持居住环境的舒适卫生,来维持心态的平和。
“和”锻炼
剧烈运动容易引动肝火,导致阴阳失衡,所以春分后锻炼身体,最好选择一些不急不缓的运动方式,每天30分钟左右,以微微出汗、不疲劳的程度为宜。
除了散步、做操等活动之外,放风筝也可算为一种运动,它可以同时活动四肢,提升手眼脑的配合能力,达到疏通筋骨、调和气血的效果。
春分时节最宜睡前揉腹。大家每天躺在床上时可以双手相叠,按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至小腹发热为止。
①睡前揉腹,平衡阴阳
春分之时天地阴阳平衡,人体想要阴阳平衡,多疏通中焦。
中焦是调节寒热、阴阳、气血平衡的中转点,把这里疏通,就是把生命的通道打通。
特别是失眠、小腹寒凉、胃胀、上热下寒、手脚冷、便秘、乏力、湿气重、爱生气的人,更宜多在春分交节的这几天,揉一揉肚子,疏通一下中焦,中焦通了,浊气排出,整个人的气血才能真正调和。
双手自上而下反复轻推腹部(从胃部顶端推至小腹肚脐以下),感觉到硬结就多揉一揉,有鸣声阵阵更要坚持。能放屁,脚下能出汗最好。
睡前揉腹,安度好眠,早晨醒来,也可以做,促进排便。
②拍打肘窝,平衡寒热
春季阳气生发当时,气候由寒变暖,积累了一个冬天的火热之气开始散发,眼红肿痛、痰*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这都是心肺火毒壅盛的表现。
肘窝是一个经络密集的部分,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和心经这三条经络通过,春季借大自然发陈之际拍打肘窝,可以排出心肺的火气和毒素。
拍的时候手掌放松,有力且有节奏的一下一下拍下去,每条胳膊连续拍打5~10分钟,先拍左肘窝,再拍右肘窝。每周拍打一次,能促进气血的运行,释放多余的热。
拍打结束后,马上喝一杯温水,当天不要洗澡。
有人觉得太疼了,没法上手,没法下手,没法把自己变成打手,不如借助工具,事半功倍。垫着一块毛巾,用硅胶拍打板拍打,着力更集中,力道都渗透下去,表皮反而没有那么疼。
“和”沐浴
“二月八日沐浴,令人轻健,初六日亦同。”——《云笈云签》
在道教类养生书籍《云笈云签》中,道家的先辈告诉我们,二月八日春分时节,宜沐浴。
但注意了,我们今天理解的沐浴只是洗澡,而古人口中的沐浴不仅包含了洗澡,里面还有洗头呢。
也就是说,在这一天里,我们不仅要把身子洗干净了,还得把头也洗好了,而据说在这一天沐浴完后,人的身体会感到轻健自如,就似乎洗掉了过往阴阳不调而导致的混乱那般。
当然沐浴的好处可不止这一种,同是道家典籍的《悬枢经》中亦说道:“上卯日洗发愈疾。”意思是春分日洗头发可以帮助以前的旧疾加速恢复,可见在春分日来场沐浴庆祝阴阳协调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沐浴也包括了单独的洗脚一节哦,记得晚上睡觉前最好要配合跟春天特别搭的温旦汤泡脚包,许多在春季长痘痘、大姨妈不调的人用过后,基本都会发现效果好过以往呢。
另外,温胆汤对于春天肝胆经不通引起的头晕头痛、心烦、睡眠不好、胸闷、口苦、恶心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不仅改善上热下寒,还能化痰湿,提振阳气。
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就有了温胆汤的记载,可谓是调畅气机、祛湿化痰的千年古方。原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组成,是调和肝胆、脾胃的常用方子,可以通降胃气,疏肝解郁,温阳行气,祛湿化痰,调畅全身气机。
①泡脚周期
一开始最好连续泡10-14天;后续可每周泡2-4次,或每个月在感觉症状明显的时候连续泡7-14天。
②泡脚方法
首选:煮上10分钟,然后放到40℃,让有效成分释放更多。
懒人:直接丢进热水里多泡泡也是可以的。
节省的人:一包两泡,第一天热水泡,泡完捞出来放冰箱里,第二天再用煮的,让两天都有足量的有效成分释放,雨露均沾每一天。
稍有体寒:痰湿质有些是寒湿(比别人怕冷,吃凉拉肚子),在泡脚的时候,加几片姜一起煮。湿热质直接煮泡就好。